本站007足球网广告由赞助商提供,请谨慎鉴别,风险自担,联系飞机:haoke120

007足球网


007足球网"


007足球网"


007足球网"


007足球网

007足球网007dyb.com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12
返回列表 发新帖

油管热播“听风的蚕说评书”原著小说《我在明朝搞工业》《明末工程师》完整版全文....

[复制链接]

17

主题

33

回帖

139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39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6-25 13:21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十章 家族

  李兴吃了一块肉,点头支持李植的话:“我看也是,二爷爷关键时刻不帮我们,如今找他做什么?”


  郑氏却不同意儿子的观点:“他虽然不愿意筹钱,可还是说要帮你们做保不是?”


  李植正要拒绝母亲的话,却听到一声叫唤声从院子外面传来。


  “大嫂!大嫂!我和二叔来了!快开门!”


  听声音,李植知道在门口喊叫的人是二叔李道。李道口中的二叔,自然就是李植的二爷爷了。听到这叫唤,李植三人面面相觑地放下了筷子,暗道这说曹操,曹操就到,这族长二爷爷也不知道吹了哪阵风,居然带着李植的二叔来到李植家了。


  郑氏把手在裤子上擦了擦,赶紧满面笑容地去开了门,把两人迎了进来。李植和李兴是小辈,自然也只有站起来迎客。


  一个须发皆白身材中等的老汉,穿着八成新的棉袄,拄着一根拐杖走进了李家院子,便是李植家的族长二爷爷李有盛。他后面跟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,戴着小帽穿着一件满是补丁的破袄子,便是李植的二叔李道。


  “李植今天买了羊肉,二叔和弟弟来了,刚好一起吃点肉!”


  郑氏把两人迎了进来,又赶紧去厨房拿了两副碗筷,在饭桌上的主位上给两人摆了碗筷。李植的二爷爷笑了笑,大咧咧地坐在了主位上。李植的二叔看着锅里的羊肉,笑着搓了搓手,也坐下了。


  李植也懒得和两人客气,用筷子指着锅里的肉说道:“这是新鲜的羊肉,二爷爷,二叔,不要客气,吃!吃!”


  李植说完,便自己带头吃了起来。


  除了族长李有盛家里富足一些,其他人都是穷苦人家,平日里家里肉荤都少有。此时看到喷香的羊肉自然有食欲,也你一块我一块地吃了起来。


  吃了一圈,李有盛咳嗽了一声,打开了话匣子。


  “李植,我看你这些天变化很大啊!”


  李植装作不知道,随口答道:“二爷爷!我有什么变化?我怎么没发现?”


  李有盛见族孙不配合自己的话,有些尴尬地咳嗽了一声,不爽说道:“你倒是变机灵了!以前呆呆傻傻的,现在鬼机灵。”知道李植是记恨自己不为他筹银子还钱,故意抬杠,李有盛不等李植答话就转过身对着郑氏说道:“你们这肥皂生意,是怎么来的?”


  李植的二叔李道咽下一口羊肉,在一边说道:“你们这生意做得好大啊,现在全城人都在议论你们的肥皂,说这物事洗衣服又省力又保护衣服,还能洗澡用,当真是好东西。”


  李道又说道:“这肥皂买卖好就好在纯属新创,做得再大也不抢人饭碗,不会引人记恨惦记。”


  郑氏见二叔把肥皂说得这么好,赶紧笑着答道:“这肥皂,对外说是从江南运来的。实际上呢,是植儿从一个道士那里学来,自己在家里做的。”


  李有盛饶有兴趣地问道:“哪里遇到的道士?”


  郑氏哪里知道李植何处遇到什么道士?听到族长询问,便看向李植:“植儿,你在哪里遇到的道士高人?”


  李植夹了一块羊肉,看也不看二爷爷,淡淡说道:“这是秘密,说不得。”


  李植一句不冷不热的话,顿时让桌上陷入了尴尬。半天,还是李植的二叔打圆场说道:“既然是有道行的道士给的秘方,自然是不能随便说出来的!李植,我们也是随便一问,不关心你的秘方怎么来的。”


  族长李有盛被李植一句话噎着,有些拉不下脸,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放,干脆直接说道:“李植,我不是要你的秘方!”顿了顿,李有盛直接说道:“我今天来你家是想说!现在你这肥皂这么紧俏,你店里是不是要招人!如今这兵荒马乱的年景,各家生意都不好做,家族里不少子弟都是游手。如果你要招人,不如就在家族里找几个人给你打下手!家族里的人帮不上大忙,但至少不会做害人的事情,你也放心些是不是?”


  李植夹了一块肉放在嘴里,无赖地说道:“害是不会害我,但救命时候也靠不上!”


  李植这是影射二爷爷不愿意为自己凑钱了。


  李有盛被李植激得脸上一红,大声说道:“什么靠不上?我不是说要为你做保去做别人家仆人么?欠了钱去做下人,这本来也是命。我们李家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,家家都不容易,都有一本难念的经。你家原先一点进项都没有,借钱明显还不上,我怎么可能让这些穷亲戚凑钱去填你那无底洞一样的窟窿。”


  气得把胡子一吹,李有盛说道:“保你做别人家仆人,也是一碗饭吃,如何就没有救你们的命了?”


  李植想了想,觉得二爷爷说得倒也有些道理。他把头歪向一边,没有说话。


  李植的二叔见状,笑着说道:“李植,二爷爷是族长,自然有族长的难处,不可能随便动员整个家族去帮扶哪个小家庭。二爷爷那时说为你做保去做下人,也是一条活路不是?”


  李植听到二叔的话,这才转头回来,不过还是没有说话。


  李兴倒是比李植转弯得快些,也来劝说李植:“大哥,我看二叔说的是个理。”


  李植见李兴也这么说,只好同意。把筷子放到桌上,李植说道:“好!好!二爷爷你要派谁来做帮工呢?”


  见李植答应下来,族长李有盛满意地吹了吹胡子。顿了顿,李有盛指着李植的二叔李道说道:“第一个人,就是你二叔李道!”


  李植二叔李道的小日子,过得也不怎么好。和李植父亲李成分家后,李道就分到城西碗筷街的一处小院子,靠出售碗筷过日子。这本小利薄的生意能有什么赚头?李道勉强养活自己一个人,到四十岁还未能娶妻生子。


  李植也知道二叔日子过得不好,如果来自己店里做帮工生活能有很大改善,点头说道:“好,二叔来我欢迎。每个月二两银子工钱,还管一日三餐。”


  一日管三餐,那二两银子就可以全部省下做家用和储蓄了,这是少有的好待遇了,存上一、两年钱,说不定李道还能赶个晚集娶上媳妇!听到李植的话,李道喜上眉梢,脸上都红润了几分。他看了看李植的母亲郑氏,又看了看族长李有盛,一脸的欢喜。


  想不到自己苦了一辈子,到中年了却靠侄子摆脱了赤贫的日子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7

主题

33

回帖

139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39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6-25 13:22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十一章 李老四

  见李植接纳了李道,饭桌上有些尴尬的气氛顿时缓解了几分。李有盛摸了摸胡子,笑着点了点头。


  李植瘪了瘪嘴,问道:“还有呢?”


  李有盛又摸了摸胡子,说道:“还有一个,我想让你族兄李臻品来算一个。”


  这个李臻品,却让李植皱了皱眉头。


  李臻品是李有盛的孙子,李有盛大儿子的儿子,素来游手不事生产。小时候家里让他读了几年书,他却白白浪费了家里的钱财,一点书也没有念进去。长大后就赖在家里,全靠父母养活。


  这样的人,李植是不会要的。


  “李臻品不行,换一个!”


  见李植拒绝自己的孙子,李有盛脸上有些挂不住,咳嗽了一声。不过李臻品确实有些不成器,李有盛也没法发作。顿了顿,族长李有盛说道:“那便让李老四来吧!”


  李老四是李植四爷爷的独孙。四爷爷死得早,唯一一个儿子结婚没几年就得肺病死了。李老四他娘守了几年寡,也得病死了,留下李老四这么一个独苗。平日里,这李老四就靠东家一口饭,西家一口饭养活。四爷爷的儿子没读过书,也没有帮这孩子取个响亮的名字。李老四平日里全靠族人救济,大家就按四爷爷辈分,把他孙子叫做李老四。


  这李老四自幼贫苦,身上也没有什么恶习。


  “好,便让李老四来吧,工钱和二叔一样。”


  听到李植的话,屋子里的人又是一喜。既是高兴有人来帮忙了,那这肥皂生意便能赚更多的钱。更高兴李老四这穷苦的孩子有地方吃饭赚钱了,家族的担子从此便轻了不少。


  见李植答应得爽快,李有盛心下吃了一颗定心丸。不过李臻品被拒绝,还是让李有盛感到十分可惜,忍不住还是要为自己孙子争取一下。他摸着胡子说道:“臻品这孩子我知道,本质是个好孩子。等你生意做大了,你再考虑考虑臻品。”


  肥皂的生意显然是个聚宝盆,李有盛也不怀疑这生意会越做越大。


  李植随口敷衍道:“以后再说吧!”


  说好了大事,李有盛和李道放下心来,开始大口地吃着羊肉。一家人聊着八卦说着闲话,偶尔说上几句玩笑,倒是十分融洽起来,很快就把一锅羊肉一扫而空。


  第二天一早,还没开门,李道和李老四就来到了李植的家门口。


  李老四年龄比李兴小一点,是个十五、六岁的孩子,不高的身材,穿着一件十分破旧的棉袄。那棉袄破了几处,而且明显偏小,穿在身上并不合身,大概是几年前做的。少年人长得倒是挺斯文,大概是自幼没有爹娘吃百家饭长大,他脸上带着一股讨好人的浅笑。


  李兴打开院门,让二人进来一起吃早饭。进了堂屋看见李植,李老四竟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。


  “李植哥哥,李老四以后就仰仗你吃饭了!”


  见这孩子的可怜样子,李植心里也是一酸,赶紧扶他起来。


  “一家人不说两家话,哪里要行这大礼的?起来起来!以后你就跟着我做事。只要你做事老实用心,自然有好日子过。”顿了顿,李植又说道:“我这里做工管三餐,每个月还有二两银子月银,二爷爷可和你说了?”


  李有盛昨天已经把这报酬告诉给了李老四,不过这么高的报酬,让李老四有些不相信。寻常店家雇人能给一两五钱银子就很好了,哪里还有包饭的?而李植给二两银子,还提供一日三餐,这待遇好得让人有些不相信。


  此时听李植再说一遍,李老四才相信这是真的,顿时满脸笑得阳光灿烂:“植哥哥,你放心,我一定用心做事老实做人,不会给你添岔子的。”


  李植这才转身和李道说道:“二叔也来了!一起吃早饭吧!”


  受雇于李植,李道倒是丝毫不端叔叔的架子,赶紧答应李植,跟李植进了堂屋。


  郑氏早已经在堂屋的饭桌上铺好了贩菜。眼看着肥皂生意每天都能赚几两银子,郑氏也不再吝啬:每人都有管饱的稀饭,一个荷包蛋,半碗榨菜。在这兵荒马乱的崇祯七年,这已经算是丰盛的早饭了。


  那李老四吃百家饭长大的,有时候一年都吃不上一顿有荤腥的饭。此时坐到桌前看自己碗里有个荷包蛋,他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了。用手擦着眼泪,李老四哽咽着说道:“我都三年没尝到过肉荤的味道了!”


  “植哥哥,我一定卖力干活,不会给你添乱的!”


  李植笑了笑,淡淡说道:“快吃吧,吃饱了好干活!”


  便是二叔李道,平日里也都是吃惯了糠稀的,此时见早饭都有荤菜,也吃得十分香甜。有一句没一句地和诸人闲聊着,李道这早饭吃得十分愉快。


  吃完饭,店铺就要开张了。门板刚卸下来,就看到门口有十几个哈着气的妇女,眼巴巴地等着李植开卖。肥皂连续两天售罄,心急的顾客们都只有早早来买。李植笑着和客人们打了招呼,便让诸人排队站好,一个个上来买肥皂。


  李植让二叔李道负责收钱,李老四在店铺里负责发货,自己则和弟弟李兴在厨房里做肥皂。这样有了分工劳动效率大涨,李植和李兴两人一天能做五百块肥皂。五百块肥皂,一天也有六两的利润。这样算下来,要不了半个月,李植就能把欠肖家的款还上了。


  不过李植没有料到,更大的生意正接踵而来。


  李植正关着门在厨房里做肥皂,却看到二叔李道走了过来,要李植出来有事。


  “李植,快去店铺里,崔相公找你!”


  李植愣了愣,问道:“哪个崔相公?坊里的崔相公?”


  “是呀,就是井边坊里的崔相公,他在店铺里坐着等你哩!”


  崔相公就是崔文定,崔合的父亲。崔文定是个秀才,社会地位较高,被其他人尊称为崔相公。李植暗道这崔文定没事找自己做什么,难道昨天自己调戏崔合被他知道了,他要来教训自己?


  不会吧?肖光伟整天追着崔合,也没见崔文定怎么样他啊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7

主题

33

回帖

139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39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6-25 13:22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十二章 做大

  心里忐忑,李植洗了洗手,走到了店铺里。看到了崔相公正坐在店铺里的椅子上,旁边站着一个小厮。那崔文定中等身材,长得白白胖胖的,留着一丛山羊胡子。他头上戴着一顶四方平定巾,身上穿着一件茧绸直辍,外面套着一件鹿皮比甲,显得十分的富态。


  见李植过来,崔文定也不说话,只拿眼睛上下打量着李植,仿佛看着个稀奇似的。其实李植在井边坊长大,崔文定见过李植许多次,对他本来是熟悉的。不过李植现在做了肥皂这门稀奇生意,让崔文定有些另眼相看了。


  明朝社会里秀才地位超然,李植也不敢托大,赶紧作揖行礼道:“后生李植见过崔相公。”


  见李植恭敬给自己行礼,崔文定哈哈大笑,站起来扶着李植道:“不要多礼,不要多礼。”扶着李植的胳臂,崔文定笑着说道:“李植啊!几个月没见着你,你这本事怎么就变得这么大了?”


  李植装傻充愣,笑道:“崔相公此话怎讲。”


  崔文定见李植装傻,把头往后一仰:“还此话怎讲?你这肥皂生意,已经做得天津卫城里家家叫好,人人都要来买几块了。”


  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植一眼,崔文定笑着说道:“昨天你送给崔合的两块肥皂,我试用了一下,确实是个好东西啊!又能洗衣服,又能洗身子,你从哪里弄来这样的宝贝?”


  李植笑道:“这肥皂是从江南的亲戚那里买来的。区区事物,如何经得起崔相公这样的夸奖?”


  李植说是江南运来的,崔文定倒也相信。否则以李植一个普通少年,怎么可能突然发明这么厉害的东西。


  崔文定笑道:“确实是好东西,用这个洗身子,整个人都清爽了许多。用来洗衣服,更是格外的干净。往小处说,你让大家感觉舒服了。往大处说,你这个肥皂,那是提高了整个天津卫城的清洁程度啊!”


  见崔文定把自己的肥皂夸得和一朵花似的,李植不知道他打得什么主意,只是淡淡答道:“崔相公过奖了!”


  本来崔文定见李植一个少年人,自然浅薄。他以为自己堂堂一个秀才夸奖李植,必然让李植飘飘然,后面的事情就好说了。他没想到李植其实是个穿越者。两世为人的经历让李植远比同龄人稳重,对崔文定的恭维根本没放心上。


  见李植不太吃自己这一套,崔文定想了想,笑了笑,只好直接说道:“我是来和你说做大这肥皂的买卖的。”


  李植淡淡说道:“原来崔相公是来说生意的!店铺里嘈杂,崔相公屋里请!”


  李植带着崔文定走进院子进了堂屋,分宾主坐下。家里没有茶叶,李植就用茶杯倒了碗井水招待崔相公。崔文定倒也不计较,举杯就喝了一口。


  “你家这井水倒也清洌。”


  喝了一口水,崔文定从怀里变出一个小盒子,说道:“这是南洋的上好香料木犀香油,是我店里的货物。来你家拜访,不能空手来啊!”


  李植笑了笑,收下了崔文定的小礼物。


  “李植啊,开门见山地和你说,我想和你买肥皂,运到京师去卖。”


  “哦?”


  “是呀!”崔文定直接说道:“你这肥皂是好东西,卖到京师自然也会有市场。我一直在京师和天津之间贩卖香料,在京师有几间门面,正好可以出售肥皂。”顿了顿,崔文定问道:“你这肥皂,一个月能从江南运来多少?”


  生意上门来啊!李植用手指头敲了敲桌子,笑道:“如今我每个月从江南运来一万五千块。不过那边的货主是我亲戚,数量好说。若是崔相公给的价格合适,我也可以多运一些过来。”


  “好!我每个月和你买两万块,你给什么价钱?”


  李植听到崔文定的话,心里一喜,暗道这是大买卖啊。目前自己每天卖五百块,一个月也才一万五千块。崔文定这一上就两万块,自己的生意这就要翻番啊!


  不过心里虽然高兴,李植嘴上却把得紧紧的。


  “若是每个月两万块,小店能以十八文一块的批发价卖给崔相公!”


  崔文定听到这话,脸上一黑,说道:“李植,我每个月跟你买这么多,你还给我这么高的价钱?”


  李植淡淡说道:“崔相公,我这肥皂如今是供不应求啊!恐怕只要你贩到京师,到货没几天就能卖个精光。说实在的,我二十文一块零售是低价,崔相公卖到京师去,卖的价格肯定不止二十文吧,这其中的利润巨大,崔相公不说大家都是明白的。”


  被李植把自己的形势说个门清,崔文定尴尬地咳嗽了一声。想了想,他又说道:“我能赚一些,恐怕你也能赚不少?你这肥皂的进价,也就十文吧?”看着李植波澜不惊的脸色,崔文定又说:“十一文?”


  李植淡淡说道:“我多少钱进的货,崔相公就不要猜了。但现在天津有肥皂货源的只我一家!如果崔相公要两万块,我最多只能给十八文的价钱。”


  被年轻人把话说死,崔文定一脸的没面子,咳嗽一声说道:“但倘若我要买更多的呢?”


  “买多少?”


  “每月五万块!”


  听到崔文定的话,李植吃了一惊。如果一个月出货五万块,李植的利润一个月就有五百两以上,这肥皂生意就要变成大买卖了。李植本来不愿意在十八文的基础上让价,但五万块的生意,也确实诱惑着李植。


  而且这崔文定当真狡猾,虽然打定主意要买五万块,他却先放个两万块出来试探价格,然后才把数量加到五万块。如今数量提高了,李植不降价有些说不过去。斟酌了许久,李植终于开口说道:“十七文!”


  崔文定没想到李植在价格上咬得这么紧,吸了口气说道:“不能再少点?”


  “半文钱也不能少了!”


  崔文定考虑了几秒钟,把手往大腿上一拍,大声说道:“好,精明!果然是我井边坊的生意人!十七文就十七文!”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7

主题

33

回帖

139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39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6-25 13:22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十三章 银子

  见崔文定答应下来,李植侃侃说道:“这个价格拿货,是要先付订金的。你先付一半的货款给我,我才能从南方调货来。否则如果我货来了你不要,我不是亏大了?到货的时候,你再付接下来的一半货款。”


  崔文定淡淡说道:“此事无妨,五万块肥皂八百五十两,明日我就给你送四百二十五两的订金来!”


  李植淡淡说道:“崔相公是个爽快人!”


  崔文定见这少年精明有趣,大笑起来。


  送走了崔文定,李植看着桌上的香料,想了想。


  李植是会做香皂的,就是缺香料。此时有材料,他自然要试一试,便进到厨房里做起了香皂。把肥皂变成香皂倒也容易:趁肥皂还软的时候,李植把那一小盒木犀香油添加进入肥皂里面,搅拌混匀。那肥皂晾干后,就变得香喷喷的,变成香皂了。拿来洗头洗身子,身上都会留有余香,恐怕会深受妇女的欢迎。


  不过这个时代没有化学工业,香料昂贵,消费得起香皂的家庭实在太少。这样的产品并不能卖多少出去,李植不准备大规模生产。偶尔做上一些,作为礼物送人倒是可以。


  李植把香皂放在厨房的柜子上。


  第二天一早,崔文定就带人送来了四百二十五两银子。沉甸甸地装了一整箱,是两个小厮一起抬过来的。


  等崔家的仆人走了,李植把银子搬进屋子里,叫来弟弟和母亲一起打开箱子一看,看到十个四十两,一个二十五两的银锭。


  看到这么多银子,一家三口人都发出了惊叹声。


  那些银锭都是私铸马蹄银,上大下小,形状像个元宝,大的足有大半个拳头大。银锭浑身雪白,泛着银子的金属光泽,显然距离被铸造出来没有多少年,流转的次数不多。


  一箱子银锭在光照下闪闪发光,仿佛把破旧的李家堂屋都照亮了一些。


  李植拿起一块四十两的银锭,见那银锭上面还刻着铭文,分明写着几个大字“四十两重”,旁边又用小字写着“天启元年南昌府武0N县顾阿奎”,正是时间地点和铸造者的名字。


  郑氏看着这些银锭,摸着心口说道:“植儿,娘亲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哩!你这个月能做出这么多肥皂出来么?这么多的订金,倘若到时候不能交货,崔相公处肯定不好相与的。”


  李植淡淡答道:“娘亲莫怕,五万块肥皂算什么?明天叫二爷爷来,再在族中招募几个帮工。反正家里空屋子多,拿几间厢房南房做作坊,半个月就给他做出来!”


  郑氏见李植言之凿凿,便相信了。见李植这么有出息,再不像以前一样呆呆傻傻的,郑氏满心的高兴,坐在椅子上不再说话。


  李兴却问道:“大哥,这五万块肥皂我们能赚多少钱?”


  李植算了算,说道:“有五百多两的毛利润,刨去需要的人工,也有四、五百两。”


  李兴被李植算出来的结果吓到了,呐呐说道:“竟有这么多?”


  郑氏也被李植的话吓得一惊,站起来说道:“竟能赚这么多银子?”


  半响,李兴反应过来,高兴地跳了起来,说道:“大哥,那我们以后岂不是要变成富贵人家了?”他忍不住抱住了李植,大声说道:“大哥,我们要发财了,发财了!以后要过富贵人家的日子了!”


  李植笑骂道:“看你那出息!”从李兴的怀抱里挣脱出来,李植说道:“有了这些银子,我们先把欠肖家的债务还掉!”


  李兴闻言点了点头,大声说道:“大哥说的是,欠人这么多钱,总有些抬不起头来的感觉!”


  郑氏听李植说要去还钱,激动地流出眼泪出来。这两年来,她日日担心着自己家里欠下的债务,担心房子被肖家夺去一家人要流落街头,头发都愁白了不少。如今听李植说要去还钱了,她如何能不激动?


  郑氏用袖子抹去了眼睛里的泪花,说道:“好,植儿你真是出息了。你和兴儿一起去,把这债务先还了!”


  李植从箱子里取出两块四十两的银锭,又在二十五两的银锭上割下六两银子放一边,凑齐了八十六两银子。用家里的戥秤称了称重量,确定无误后,李植举着银子带着李兴,往肖家走去。


  刚走出家门,李植就碰到了隔壁的蓝姨。看见李植举着银子,蓝姨大声问道:


  “李植,你哪来的那么大两锭银子,这银子是你借的?”


  “是我做肥皂买卖赚的!”


  蓝姨吃了一惊,说道:“赚了这么多?那你举着这么多银子做什么?”


  李植要的就是蓝姨的八卦,大声答道:“我去肖家还银子!”


  听见蓝姨和李植说话,旁边几个妇女都从自家的店铺里走了出来,看着李植。


  蓝姨听到李植的话,倒吸一口凉气,说道:“这才几天,你就赚到还债的银子了?”


  李植不答蓝姨的话,转口大声说道:“今天还了肖家银子,我家就再不欠别人银子了!”


  李植说完这话,在街坊面前骄傲地把腰杆子一挺,说不出的扬眉吐气。


  蓝姨看着李植,点头说道:“你这孩子当真出息了,这么快就翻身了,一点不像以前那呆呆的样子。李成有个好儿子,他在地下也是欢喜的!”


  李植笑了笑,没有回答蓝姨的话,便带着李兴往肖家走去,只任街坊们对自己指指点点。


  一路上,李植也不急,举着银子昂首阔步地走在街上,时不时有人询问李植,李植便和人解释自己去做什么,让邻居们都知道他去还钱。走到半路,李植看到崔合带着一个丫鬟走了过来。崔合看见李植举着银子,快步跑上来问道:“李植,你要去做什么?”


  李植前些天开玩笑说崔合是自己心上人,似乎并未惹恼崔合,倒让两人的关系亲近了些。此时李植见崔合问得天真烂漫,心里好笑,答道:“我要去还肖家的银子!”


  崔合听到这话,吃惊地问道:“这才几天,你就赚到八十多两银子了?”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7

主题

33

回帖

139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39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6-25 13:23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十四章 还钱

  李植在美人面前拍了拍胸脯,笑道:“你不看看我李植是谁?赚八十多两银子,还不和玩儿似的?”


  崔文定并没有把预订肥皂的事情告诉崔合,崔合也不知道李植银子哪里赚的。此时听到李植吹牛,崔合弯腰笑了起来,花枝乱颤,那美丽的容颜倒是让李植看得一迷。


  李植穿越前总觉得明代人大概都长得木头似的。但穿越后才发现不是这样的,尤其是这崔合,哪怕是用后世的标准,也是千里挑一的美人。不知道明末那些有名的陈圆圆柳如是们,又长得如何?


  笑了一阵,崔合直起腰来说道:“那我也要跟你去,那肖光伟总缠着我真讨厌,我要看他脸发黑的样子。”


  李植笑了笑,便大步走在了前面,带着后面的崔合和李兴,走到了肖家的院子。李植一行人和门口的仆人通报了来历了,被仆人带到了肖家的前堂堂屋里。那肖家仆人也不让李植等人坐,把众人撂在那里站着,自己陪在一边。


  没有椅子坐,李植也不生气,倒是暗道这明末思想还是很传统的,欠人银子的实在是没有地位。不像后世,欠人钱不还的和大爷似的。


  半响,一个矮矮瘦瘦的中年男人,便是肖家家长肖守义,手上拿着李家的借据,带着儿子肖光伟走了出来。


  见李植带着崔合一起来还债,肖光伟气得仿佛李植欠债不还似的,脸色发黑,跟在父亲后面一句话不说。


  走进了堂屋,肖守义也不招呼李植坐下,而是直接说道:“李植,你是来还钱的么?”


  李植点头说道:“是呀,欠你家的五十两银子,还有两年三分利息三十六两,合计八十六两银子,现在还给你。”李植从怀里摸出银子举在手上,又说道:“你把借据还我吧!”


  那肖守义倒也没说什么,只说一句好,就把李植手上的银子接了过来,他从肖光伟手上接过戥秤称了称重量,点了点头。


  站在后面的肖光伟见父亲点了点头,心里刹那间就拔凉拔凉的。这李植真的弄出八十六两银子出来啊?而且他怎么和崔合关系越来越好了?李植来还债崔合都跟着来了,这势头不对啊。再过几天,李植岂不是要把崔合娶了去了?如今李植还上钱不会做人仆人了,自己娶崔合的希望是越来越小了。


  肖光伟心里一片惨淡,黑脸上又气得血红。


  肖守义正要把借据还给李植,却听到肖光伟在后面喊道:“爹你等等!李植!这才几天,你哪里赚来的银子,莫非是偷来骗来的?”


  肖守义拿着借据,被儿子的举动吓了一跳,借据举在半空中倒是僵在了那里。


  见肖光伟胡闹,弟弟李兴气不过说道:“肖光伟,现在银子已经还给你了,我们银子如何得的关你什么事情?”


  肖光伟却站了出来,说道:“不行,你们家的银子来路不明,太不正常,我们不能把借据还给你!若是赃银,说不定要把我家扯进去。”


  李兴气得满脸涨红,大骂道:“肖光伟,你胡说!”


  肖守义拿着手上的收据,一时也不给李植了,说道:“慢着慢着,都不要急,把事情说清楚。”


  李植瞪了一眼肖守义,暗道这儿子混蛋,这做爹的也不是好人啊。借据拖拖拉拉地不还来,还说什么“把事情说清楚”,这打得是什么主意?自家的院子位置好价值不止八十六两,看来肖家人潜意识里是想要自家的院子抵债啊。


  清了清嗓子,李植大声说道:“肖光伟你不要乱说,这钱,不是我们偷来抢来的,是我卖肥皂赚的。”


  肖光伟闻言一愣,肥皂生意的火爆已经众所周知,李植说是肥皂生意赚的钱倒有几分道理。不过这才几天,二十文一块的肥皂,怎么可能赚那么多银子?


  “胡扯,这才几天,你怎么赚得了八十六两银子?”


  李植不屑地看着肖光伟,淡淡说道:“本来这都是我的事情,不需要和你讲,不过居然你这么关心,告诉你也无妨。我的肥皂生意火爆供不应求,有人预付了几百两的银子跟我买货,我自然就赚了许多银子。”


  听到李植的话,肖光伟心里一暗。他暗道这李植以前呆呆傻傻的,现在怎么这里厉害?不但把肥皂生意做得那么红火,如今居然有人预付货款求购他的肥皂了,这样下去他岂不是要不了多久就要发财了。


  肖光伟拿眼睛去看崔合,却看到崔合正看向李植。那漂亮的大眼睛里,满是对李植能赚到银子还钱的欣赏。看到这个情景,肖光伟气得脸色发白。


  李植转身看向肖守义,淡淡说道:“肖家当家的,莫非你要找预订肥皂的人出来对质?”


  肖光伟不等父亲回答,不服气地大声说道:“谁怕谁?那就找人来对质!”


  肖守义当然不像肖光伟那样愣头青,知道其中的不妥之处。李植言之凿凿,这银子显然是他正经赚来的。肖家要找人对质,事情就闹大了。肖家高息放债,别人来还钱肖家东拉西扯要查银子来历,不还借据,这事情传出去对肖家的声誉不利。


  “光伟,不要胡闹!”


  笑着看着李植,肖守义说道:“既然你说了银子的来历,我也没什么好怀疑的了,李植,这借据还给你!我们两家的债务,两清!”


  终于,这沉沉压在李家人身上的借款,清偿了!


  李植接过借据,把借据撕成了两半,这才装进了怀里。


  “好!好!李植真厉害!真的赚到钱还债了!”


  见李植撕掉了借据,崔合孩子气地拍手叫好起来。见崔合这么为李植高兴,肖光伟脸上更是一片惨白。


  有房子抵押的借款三分利息是高利贷,肖家人借钱纯粹是为了利益。李家人还上了钱,就不再欠肖家任何人情。李植懒得和肖家人再多说,淡淡说道:


  “告辞!”


  李植去肖家还钱的消息,很快就传遍了井边坊。甚至有人围在肖家门口朝里面偷偷张望,看李植是不是真的还上银子了。


  等李植还完钱走出肖家大门,大步走在回家的路上,便听见两边的街坊们对自己议论纷纷。


  “瞧,出来了,当真是把银子还上了!”


  “见鬼了,这李植以前呆呆傻傻的,傻了十八年,怎么现在这么出息?”


  “李家真把钱还上了!这李植真出息了!李成刚死那阵,我还以为李家要破产,从此流落街头呢!”


  “三分的高息啊!本息八十六两啊,也不知道是怎么赚的。”


  “还能怎么赚?当然是那肥皂生意赚的啊,不过不知道这李植哪里贩来的肥皂?”


  “肥皂买卖这么赚钱,李植家里还招人不?我也去他家做工去!”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7

主题

33

回帖

139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39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6-25 13:23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十五章 买油

  等李植走回家,把还好钱的消息告诉母亲郑氏,郑氏已经是泪流满面。


  郑氏擦着眼泪,走到丈夫的排位面前点起了一炷香,口中念念有词说道:“当家的,你儿子如今出息了,机灵了,再也不呆不傻了。你看病欠的债务,你儿子帮你还上了,我们一家人不会流落街头了。你在那边,也不用操心了!”


  李植等郑氏上完香,把那撕成两半的借据拿出来,在父亲李成的排位前烧掉了。看着那借据烧成灰,一家三口人喜上眉梢。


  从此以后,李家再不欠肖家债务!压在李家人身上的大山,再不存在!


  见李植家里人激动成一团,崔合有些发闷,便要走了。李植见她要走,从厨房里拿出一块香皂出来,笑着说道:“这个送给你!”


  崔合闻了闻,睁着大眼睛问道:“好香好香,这是什么东西?”


  “这个是香皂,和肥皂一样可以用来洗身子洗头发,但是洗完头上身上会香香的,最适合你这样的漂亮姑娘了!”


  听李植夸她是漂亮姑娘,崔合开心得咯咯笑了起来,这才接过李植的香皂,挥手说道:“多谢!我走了!”


  送走了崔合,李植算了算每天需要的原材料和人工:自家的店里每个月可以卖一万五千块,再加上崔文定的每月五万块,一个月是六万五千块,平均每天要生产二千二百块肥皂。生产这么多肥皂,每天需要四百三十多斤豆油和差不多同样重量的纯碱,还要一百斤多一些的生石灰。


  生产这么多肥皂,李兴和李植两个人是远远不行的,还要再雇十来个人。


  不过雇人倒是容易,从家族里召集一些日子清苦的亲戚来做帮工就是了。首先要解决的,是原材料的问题。这么大的生产规模,原先的原材料的供货渠道肯定不够用,李植需要找到大的供货商。


  揣着几贯铜钱,李植走出了家门,走到菜市里一个叫做汪大的卖油郎摊位前。


  “汪大,你这豆油是从哪里买的?”


  看见李植来找自己,汪大倒是愣了愣:前几天李植不是一直和赵三买的油么?


  这几天李植跟赵三买了一百多斤豆油,已经是赵三最大的主顾了。赵三的生意,这几天让汪大颇为眼红。此时见李植向自己问话,汪大便带着殷勤说道:“植哥儿,你要油跟我买便是,我给你便宜的。”


  才几天,肥皂的成功,就让李植就从人人可以欺负的李家呆子变成受人尊敬的“植哥儿”了。


  菜市里的人都知道李植现在不呆不傻了,十分精明。而且李植的肥皂生意红火,还掉债务是迟早的事情,这菜市场里再没有人敢歧视李植。汪大称呼李植一口一口植哥儿,分外的尊敬。


  赵三站在一边,他见李植今天找到汪大,心里一紧。他生怕丢了李植的生意,走过来说道:“植哥儿,你今天怎么找汪大了,你跟我买油我再给你便宜的。”


  见汪大把李植称为植哥儿,赵三也赶紧学样,生怕自己因为嘴上不客气失去了大主顾。


  李植不屑说道:“就你们这小摊位,哪里供得上我的油料?如今我每天要四百多斤豆油,你们供得了么?”


  赵三闻言愣了愣,顿时换上了一张哭丧脸,一脸不舍地说道:“植哥儿,你这生意是越做越大了,那以后你不到我这买油了么?”


  摸出一百文钱,李植对赵三和汪大说道:“天0津卫附近最大的炼油作坊,你们两个谁带我去?我给一百文钱。”


  赵三权衡利弊,知道自己本小,再也满足不了李植的胃口,自己是肯定要失去这个大顾客了。不过这一百文钱的带路费,赵三还是要赚的——自己不赚就让汪大赚去了。他一把抢过李植手上的文钱,讨好地说道:“植哥儿,我带你去,我带你去!”


  李植一直是赵三的顾客,汪大虽然也眼馋这一百文钱,但却不好和赵三争夺,只哼哼了几声便不作声。


  “植哥儿,你跟我来吧。”


  赵三让菜市里的一个朋友帮他看着摊位,便带着李植往东边走去。赵三走在前面,嘴上却不忘记八卦。


  “植哥儿,你生意越做越大,怕是要不了多久就能还债了!”


  李植笑了笑,说道:“我家的债务,刚才已经还掉了。借据已经烧掉,以后我李家再也不欠肖家银子了。”


  赵三听到这话暗自乍舌,暗道这李植不知道从哪里搞出来的肥皂买卖,这么快就赚到了八十多两还债,真是让人吃惊。不过心里虽然嘀咕,赵三口头上对李植更尊敬了——李植这么能赚钱,李家以后便是富贵人家了,自己一个卖油的还不是只有巴结的份?


  两人穿过东城横大街,出了天0津卫城的东门德胜门,又往东边走了二里路,走进了一个高家庄里。赵三带着李植站到一个门口开着店铺的大院子前面,笑着对李植说道:“这就是高家油坊了,是天0津卫这边最大的豆油作坊了。便是植哥儿一天要买几百斤,这里也能轻易供上。”


  李植站在门口看了看,见那院子外面的店铺颇大,门口停着几辆运油的牛车。店里面有十几个伙计忙里忙外,正在往外搬运油料,一坛一坛地往店铺外面牛车的竹桶里倒油。一看就知道,这就是个进出量很大的炼油作坊。


  赵三倒是没有乱带路,李植点了点了。


  见李植点头,赵三脸上一喜,走进那店铺里说道:“高老四,快叫你家掌柜的来,大买卖上门了!”


  那被唤作高老四的年轻人正坐在店里正看着账本,抬头一看是赵三,有些不耐烦地说道:“什么大买卖?”


  赵三用手一指李植,大声说道:“这是我们井边坊的植哥儿,每天要买几百斤豆油。我给你们介绍这么大的生意,你还不赶紧叫你们掌柜的来?”


  那高老四愣了愣,打量了李植一番。见李植穿着满是补丁的棉袄,不像个有钱人的样子,眼里有些不相信。


  李植走上去说道:“我以后每天要买几百斤豆油,你家若能供上,我便跟你买了。”


  见李植言之凿凿,那高老四这才动容。他不再废话,说一声“稍候”,便走进院子把掌柜的叫了出来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7

主题

33

回帖

139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39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6-25 13:23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十六章 进货

  那掌柜的跟着高老四走了出来,他高高瘦瘦的,四十多岁年纪,瘦长脸,棉袄里面穿着一身玄色直辍,一副买卖人的精明模样。看到李植,那掌柜的双手抱拳虚虚做了一揖,正色问道:


  “在下高家油坊掌柜高显平,这位小兄弟要买油么?买多少?”


  李植淡淡答道:“我每天要买四百五十斤!”


  那掌柜高显平点了点头,缓缓问道:“敢问小兄弟高姓大名?可不是说笑?这每天四百五十斤豆油,可是要好几两银子。”


  赵三见高显平询问李植名字,赶紧殷勤地帮李植答道:“我们植哥儿姓李名植。木子李,植树的植。”


  李植点了点头,淡淡答道:“掌柜的放心,我付得起银子。掌柜的便说个价格吧。”


  那高显平听到这话,沉吟片刻,说道:“这豆油是好油,成本不低,少说也要十八文一斤。”


  赵三给高家油坊带生意,高家油坊回头肯定要谢谢赵三,少不了要给赵三赏银。高家油卖得价格越高,高家给赵三的赏银肯定就越高。赵三此时见李显平开价十八文,便点头帮腔道:“植哥儿,这是公道价格了,我平日里在这里拿油都是这个价钱。”


  李植摇了摇头,说道:“掌柜的再想想,我要的可不是十斤二十斤,是每天四百五十斤。”


  那高显平吸了口气,十分肉痛地说道:“那也只能十七文半一斤。”


  李植还是摇了摇头,淡淡说道:“掌柜的再想想,价格合适我便都在你家买了,后天就开始买。”


  那高显平听到这话,倒是不再假装肉痛了,他笑着往后仰了仰头:“哈哈!小兄弟是个精明的!”顿了顿,那高显平点头说道:“那便十七文一斤吧,再少不了了。”


  这油料一般都是本地生产,产量有限,需求一高了价格就有往上涨的趋势。李植能拿到十七文的价钱,已经不容易了。李植看了那掌柜一眼,知道价格已经降到对方的底线了,便说道:“那便十七文一斤,后天我就开始买,不过还要麻烦掌柜的送货到我家!”


  “什么地方?”


  “东城井边坊李家!每天四百五十斤,正卯时送到!”李植从怀里掏出一贯铜钱说道,“我先给一贯铜钱做订金!”


  见到铜钱,那高显平脸上一喜。他本来见李植穿着破旧,有些不相信和李植能做这么大的买卖。见了这一贯铜钱,他才放心下来,大声说道:“小兄弟放心,包在我身上了!”


  解决了油脂的供货商,李植便去买生石灰。生石灰是大宗的建筑材料,天津这南北货物聚集的地方自然不缺经营生石灰的大商家,李植在砖瓦街找到了一家经营石灰的大商号,讨价还价,订下了每天一百一十斤的订单。


  接下来就是纯碱了,李植来到那家碱面店铺门口。


  这几天李植天天来买碱面,已经是这家店铺的大主顾。那看店的老头见李植来了,以为他是来买碱面的,赶紧从椅子上站起来,招呼道:“李小哥又来买碱面啊?”


  这老头对大客户李植不敢怠慢,叫声“李小哥”也是尊称。


  李植摇了摇头,笑道:“孟掌柜,我今天不是来买碱面,是来请你给我介绍上家的。如今我要的货量大了,你供不上。你把你的供货商人告诉我,我要直接跟你的上家买碱面。”


  听到这话,那碱面店的掌柜愣了愣,不爽地喃喃说道:“李小哥,你要多少碱面我都是供得上的,你不用去找我上家。”


  李植摇了摇头,说道:“我每天要四百一十斤,你能供得上?”


  那老头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,侃侃说道:“莫说四百一十斤,就是一千斤,老头子我也能吃得下来。”


  李植早就知道这老头会是这个答复。这碱面零售生意天津城只有孟老头一家人做,他当然想垄断市场,轻易不会告诉李植货物的来源。但是李植如今生意越做越大,从零售变成了批发,继续和这老头买货,就要被他赚一个经手的利差,这当然是李植不愿意的。


  直接找到老头的上家,以批发价拿货,能节约不少的成本。


  不过从这掌柜的话里,李植倒是知道了老头子可以从上家那里拿到足够的货物,显然这老孟头的上家是个大商人。李植只要找到这个上家,以后的碱面来源就不愁了。


  李植笑了笑。


  掏出一贯铜钱,李植缓缓说道:“孟掌柜,我给你一吊铜钱,你介绍上家给我认识如何?”


  那老头看着李植手上沉甸甸的铜钱,脸上神色一变。不过他嘴上还是坚持道:“李小哥莫要说这样的话,要碱面跟我买就是了。找我的上家也是一样的。”


  李植看到老头表情的变化,就知道老头认输了,笑着说道:“掌柜的你也是明白的,你不收我的钱,我拿这一贯铜钱去打听,花不了几天肯定能打听到你上家的来历。到时候掌柜的你怪我跳过你做生意,话就不好说了。”


  那老头听到这话,脸上十分沮丧。显然,失去李植这个大主顾损失很大,不是一贯铜钱可以弥补的。但是李植说的话入木三分,自己的上家在天津卫城是有名气的大商人,李植花钱一打听自然知道。如果自己不拿这一吊铜钱,别人就要跳出来赚了。


  孟老头重新上下打量了李植一眼,从鼻孔里吹了吹气。


  叹了口气,挥了挥手,孟老头接过了李植的银子,无奈地说道:“也罢,老夫就赚你这一贯钱,带你去薛员外处。”


  老头收了李植的银子,悻悻地把店门关了,带着李植往城西走去。走到西城一幽静胡同里一高门深院的宅子门前,在那侧门上敲了敲门。


  一个穿着体面的仆人打开了侧门,看到是孟老头,笑道:“孟掌柜又来要货么?”


  孟老头摇了摇头说道:“不是!我是给你家主人介绍生意来的,薛员外今天在家么?”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7

主题

33

回帖

139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39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6-25 13:24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十七章 杀价

  “介绍生意?好事啊!这也是巧了,我家主人今天刚从京师回来,正在堂上练写字呢,我带你们进去!”


  那仆人带着孟老头和李植穿过门楼绕过影壁,朝那院子里面走去,只见那宅子高堂邃宇雕梁画栋,处处显露着富贵人家的气势。走进院子里,李植看到一个胖胖的中年人穿着一件熊皮比甲,捻着长长的胡须,正在那堂屋里练书法。


  是个好风雅的生意人。


  若不是那胖胖的身材出卖了他的身份,李植真要把这薛员外当成个读书人。


  见孟掌柜和李植从院子里走过来,那薛员外依旧自顾自地在那宣纸上挥毫泼墨。直到李植两人走进了堂屋里,那薛员外才稍稍停下了毛笔,抬头说道:“孟掌柜来了?”


  孟老头赶紧走上去作了一揖,说道:“薛员外,无事不登三宝殿,我是来给你介绍生意的。我这个小友李植要买大量的碱面。”


  那薛员外看了李植一眼,问道:“要买多少?”


  见薛员外发问,孟掌柜看向李植,李植拱手说道:“我每天要买四百一十斤。”


  听到李植的话,那薛员外“哦?”了一声,放下了手上的毛笔,笑着问道:“李小友要买这许多么?”


  李植点了点头,说道:“员外有这么多货物么?”


  薛员外笑了笑,摊手说道:“我委托水帮漕军从襄阳运送碱面到京师,半个京师的碱面都是我供应的,货物在天津卫也只是稍微匀了一些给孟掌柜,就够天津卫用的了。小友你这点量,我还是有的。”


  见薛姓商人口气极大,李植笑道:“那最好不过了。不过我以后要的更多,要是薛员外给个好价格,我以后还跟员外要。”


  那薛员外捋了捋胡子,笑着打量了李植一眼,笑道:“好,李小友你说个价格吧。”


  李植没想到薛员外让自己出价,愣了愣,暗骂了一声老狐狸。不过李植两世为人,可不傻,只道这出底价的时候可别被老狐狸看破了自己的底线。这纯碱是襄阳矿里挖出来的,既然是矿产,要扩大生产并不难,成本几乎都在运输和经销商的利润上,哪怕商品的需求提高很多,纯碱的市场价格也不会上涨多少。对于这种商品,李植决定好好的杀一杀价格。


  沉吟片刻,李植说道:“十二文一斤!”


  那薛员外听到这话,哈哈笑了起来,转头看向孟老头。


  孟老头站在一边,似乎还在肉痛自己失去了李植这一个大主顾,没注意到薛员外和李植的对话。此时他突然见薛员外冲自己大笑,却有些不明白,没有回应,而是转头看了李植一眼。


  倒是那个开门的仆人,跟着他家主人薛员外笑了起来。


  薛员外笑了一会,淡淡说道:“这个小友,说笑起来也是有趣啊。十二文一斤卖给你,我要亏本!”


  “那薛员外开价多少?”


  薛员外被李植逼得出价,只好捻了捻胡子,大声说道:“十六文一斤!公道价!”


  李植直接说道:“这个价格太高!”


  那薛员外大声说道:“我给孟掌柜也是这个价格。如何高了?”


  “我要的是四百一十斤每天,这么大的量,怎么能和半天没一笔生意的孟掌柜去比?”


  薛员外点了点头,笑道:“那我给你一个优惠价格,十五文半一斤。”


  李植暗骂这薛员外抠门,一次只降这么一点价钱,摇了摇头道:“还是太高!”


  薛员外吹了吹胡子,不满说道:“再低低不下去了,再低我便要亏本了。”


  李植看了看薛姓商人,侃侃说道:“薛员外,今天我和你买四百一十斤一天,只是现今的量。要不了多久,我就要和你买更多。”顿了顿,李植说道:“我这么大的量,没有优惠的价格是不行的。今天我便和你说个最高价吧,十四文一斤。”


  听到李植的报价,薛员外脸上一黑,暗道这少年怎么杀价这么狠辣,已经杀到自己成本线上面一点了。顿了顿,薛员外十分不爽地说道:“这个价格,我怕是做不了。”


  李植正色说道:“薛员外,你也说了,从漕运入京师的碱面你只供应了一半,显然这天津卫还有其他的碱面商贩过路。薛员外你不知道,我对碱面的需求是一天大过一天,倘若薛员外不做我的生意,我去和其他碱面商人做生意,那到时候生意做大的,就是薛员外的竞争对手了。”


  那薛员外被李植说得十分不爽,呐呐问道:“你的生意,以后要做多大?”


  李植想了想,侃侃说道:“只怕到时候一天两千斤三千斤也有。”


  薛员外吃了一惊,问道:“要这么多碱面?你买去做什么?”


  “这便是我的秘密了!”


  薛员外显然是被李植描绘的前景吸引,开始重新估计形势了。他吸了一口气,无奈地说道:“十四文再加一点,十四文半我便允了你!”


  李植看着薛员外的脸色,知道薛员外已经投降,淡淡说道:“半分也加不了!”


  薛员外见李植死死咬住价格,气得冷哼了一声,咬牙说道:“好,本来我这碱面,至少也是要卖到十五文的,不过既然小友你以后要做这么大的买卖,我就成本价格,十四文一斤卖给你了!”


  薛员外这话说得清楚,是因为李植以后的大量采购自己才低价卖给李植的。如果李植是在吹牛,以后没有这么大的量,薛员外就可以名正言顺提价到十五文了。


  李植也知道薛员外话里的心机,不过肥皂产业的发展迅速,逐渐扩大规模是必然的,李植并不担心这个。


  见李植一路杀价,以这么低的价格买到货物,孟老头十分惊讶,暗道这十八岁的少年怎么这么精明,顿时看向李植的目光都不一样了。


  李植伸出手来,和薛员外握了握手,笑道:“那就仰赖薛员外的供货了,后天起我便要货,还请薛员外清早把货送到东城井边坊李家。”掏出一贯铜钱,李植又说:“这一贯铜钱,便是订金。”


  薛员外当然不懂得二十一世纪的礼仪,不知道李植为什么握了一下自己的手。他无奈地笑了笑,让站在一边的仆人收下了订金,说道:“你放心,既然你买了我的货,我自然会给你送到门上。”


  “还没有请教薛员外的名讳!”


  “不才薛六安!”


  李植这才作了一揖,淡淡说道:“李植告辞!”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7

主题

33

回帖

139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39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6-25 13:24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十八章 姥爷

  以批发价谈好了原材料,李植制造肥皂的成本就大幅度降低了,从八文半降到了六文半。以如今一个月六万五千块肥皂的量,这每个月就节约了一百三十两银子。


  订好了原材料,李植转到了城里的锅店街,订做了十口半丈宽的深底大锅,让人第二天送到了家里。趁着还没有天黑,他又转到竹器街,买了五十个半米长宽两寸深的竹器盒子,用来盛放冷却风干的肥皂。


  忙完了这些,李植才回到了家里。


  虽然忙了一天十分疲惫,但李植仍然十分有精神。李植猜测大概是自己在这明末的事业蒸蒸日上,给自己一种兴奋感,支撑着自己的精神。穿越前,做工业设计师为人打工的时候,李植的精神可没有现在这么好。


  今天李植没有在家做肥皂,李兴和母亲郑氏两个人做了三百多块肥皂,也是忙得晕头转向。此时见李植回家,李兴便是一阵抱怨:“我和娘忙得筋疲力尽,哥哥你倒是溜出去买东西做大爷了?”


  李植对这个大咧咧的弟弟也没什么办法,只能付诸一笑。


  晚饭是白米饭和一大盘猪肉丝炒白菜,李植二叔和李老四也一起吃饭。这个时代的家猪不吃饲料和瘦肉精,肉质十分鲜美,五口人边吃边聊,吃得十分香甜。


  吃饭的时候,李植就对郑氏说道:“娘亲,如今我要扩大生产,还要招十来个人。你看看姥爷那边有没有合适的人手,我们二两银子月钱雇了!干活还给一日三餐。”


  听到李植的话,郑氏有些忐忑地看了一眼李植二叔,说道:“植儿,李家还有那么多穷亲戚,你二爷爷拼命推荐人来我们家做工呢。如今便用郑家的人,说不过去的!”


  明代妇女一旦嫁了人,便是夫家的人。如果偷偷把夫家的好处带给娘家,是违背妇德要被人背后骂的。郑氏是个本分的妇女,哪里敢在这个时候用郑家的人?


  李植笑了笑,说道:“李家也没有那么多亲戚,总不能让李家所有人都来我们家干活。我给李家十个名额,在这之外再招三个郑家的人,旁人也没有话说!”


  郑氏犹豫了一会,呐呐说道:“真用得郑家人么?”


  李植拍了拍胸脯,大声说道:“这事我做主,谁敢嚼舌头?娘亲你待会就去姥爷家和姥爷说了,让他明天推荐三个人来。”


  李植的二叔见李植拍胸脯,也跟腔说道:“嫂子莫要担心,只用三个郑家的人,没有人会议论的。”


  郑氏这才转口说道:“也是,只用三个人,别人也不会说什么!”笑了笑,郑氏说道:“那你姥爷可要高兴坏了。你那几个表兄都是穷哈哈,这一个月赚二两银子,还管饭,要把他们高兴坏了。”


  李植笑了笑,转头对二叔说:“二叔,那你今晚就去和二爷爷说,让他再从家族里选十个老实本分的来做工,先列个名单,我明天看了没问题就让人后天来。待遇还是那样,二两银子一个月,管饭。”


  李植再从家族里招募人手,这是实打实的好消息。李植的二叔李道见李植让自己去传好消息,满心的欢喜,赶紧答应道:“好的,我待会就去和你二爷爷说去。”


  想了想,李道又说道:“今天买肥皂的人更多了,有的人一次就买七、八块。五百块肥皂早上一个半时辰就卖完了!好多人排好久队都买不到。”


  肥皂是个划时代的产品,越来越火爆在李植的意料之内。李植点了点头,说道:“那就限制购买额度,规定每个人最多一次买两块。这样让更多的人可以用上肥皂。”


  “好,明天就这样办。”


  安排好了店里的事情,李植就专心吃起了晚饭。晚上,李植带着李兴继续做肥皂,直到做满五百块才吹灭灯睡觉。


  第二天一早,李植的姥爷拄着拐杖,带着李植的小舅舅和两个表兄来了李家。


  看见李植,李植的姥爷郑品春满心的欢喜,踉踉跄跄走上来抓着李植的胳臂说道:“我家的好植儿,我小时候没有白带你!赚钱了不忘记你娘家的人,这是给我郑家出了大力了啊!”


  李植在记忆里搜索着李植姥爷的信息,沉吟了一阵,这才笑着扶着姥爷说道:“姥爷,我们都是一家人,说这么生分的话做什么?”


  郑品春听到这话咧嘴笑了笑,用力握了握李植的胳臂,这才指着李植的小舅舅说道:“你小舅郑元,在酒楼给人打杂烧火,一个月只有一两月钱。你舅妈天天和他吵架,到现在三十二岁了还穷得不敢生孩子。我让他来给你做伙计,算一个?”


  李植赶紧跟舅舅打了个招呼,说道:“小舅来自然是好的。算一个!”


  见李植和自己打招呼,站在那里有些紧张的郑元脸上一红,尴尬地点了点头。年近中年了还要投奔外甥,确实让郑元有些难堪。不过见李植答应让他来赚这二两银子,郑元脸上一喜,站在那里欢喜地搓着手。


  李植的姥爷又指着李植的两个表兄,说道:“你大舅舅的两个儿子,都没有营生,守着你大舅的陶器铺子,成亲钱也没有。如今都盼着到你这里做事,算两个?”


  李植点头说道:“算两个!”


  李植的两个表哥见李植答应下来,都十分高兴。二两的月钱还管饭,这待遇十分优厚,足够两个年轻人攒钱娶媳妇了。两人倒不像郑元那样腼腆,走上来说道:


  “李植,以后表哥就投奔你了!”


  “李植,哥哥以后就靠你吃饭了!”


  李植笑着点了点头,说道:“两位哥哥放心吧,以后只要有李植的一口肉吃,两个哥哥也就有一口肉吃。”


  见李植都答应下来,郑品春十分满意,满脸的笑。他指着李植的大表兄郑开成说道:“你大表兄还上过四年族学,会写字哩!”


  李植闻言眼睛一亮,重新打量了郑开成一遍。在这大明朝,识字的人可不多,识字的人都算是知识分子了。能看懂告示文书,能写能算,想来能帮上李植不少忙。


  李植笑道:“那好,大表兄的本事以后有大用处呢!”


  见李植看得起大表兄郑开成,姥爷郑品春哈哈大笑,又用力地握了握李植的胳臂,这才笑道:“植儿啊,我是看着你长大的。想不到,你现在都这么出息了。这么快就还了你爸欠的债,又经营起这么大的产业,不得了啊!”


  拄着拐杖,郑品春笑道:“要是你爹还在,看到你现在的样子,一定是十分高兴的!”


  李植也不和姥爷谦虚,笑了笑,便让郑家四人留下来吃个早饭。郑品春也不客气,答应下来。郑家四口人一起吃了早饭,吃了鸡蛋喝了管饱的稀饭,想到这伙食就是以后帮工的日常待遇,心情更好。四人和李植的二叔谈笑风生,一顿饭倒是吃了两刻钟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7

主题

33

回帖

139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39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6-25 13:24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十九章 限量销售

 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,李植的二爷爷李有盛带着孙子李臻品来到了李植家。


  李兴去给二爷爷开了门。李有盛一进门,刚绕过影壁,就大声说道:“李植!这才几天,你又要扩大产业了?”


  李植迎了上去,淡淡问道:“二爷爷有什么意见么?”


  被李植噎了一句,李有盛咳嗽了几声,这才说道:“没意见,我有什么意见?好事啊!家族里的穷苦孩子们都有地方挣饭吃了!”


  说完这话,李有盛打开手上那张写满了十个人名单的纸,把推荐的前九个人名字一个一个念了出来。李植小时候没有读过书,李有盛以为他不认字。


  这些人大都是远方族亲,李植在记忆里反复搜索,也只搜索到这些人的一两个照面,实在是缺乏了解。不了解情况,他也没法甄选淘汰,便只能先答应下来。


  “二爷爷,你推荐的这些人我都不太了解。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,这些人我先用着,若是人品不好干活不老实,我是要辞退退回去的。”


  二爷爷李有盛点了点头,说道:“这是自然,若是有不老实的,我也不会让他们留下。”顿了顿,李有盛把歪站在一边看热闹的李臻品拉了过来,有些紧张地说道:“这最后一个,便是我孙子李臻品。”


  见李有盛又推荐不成器的孙子李臻品,李植皱了皱眉头。


  李臻品被爷爷拉过来,看了李植一眼,就不爽地要摆脱着李有盛的手臂钳制,大声说道:“爷爷,我说了,李植不喜欢我,我们别热脸贴他的冷屁股!”


  李有盛大声冲李臻品骂道:“胡闹!你还在家里吃闲饭么?你族弟是有本事的人,你跟着他做事有大前途!”


  李臻品终于摆脱了爷爷的手臂,不爽地啐道:“有什么大前途,不就是做了个肥皂么?”


  李有盛看了看李植,又看了看李臻品,一时下不了台,脸上一红。气急之下,他竟啪地一巴掌打在了李臻品的脸上。那一巴掌力气大极了,李臻品一下子没站稳竟跌倒在地上。


  李有盛气呼呼冲地上的李臻品骂道:


  “就是一个肥皂?你怎么说话的?现在李家一族人都靠你族弟的肥皂吃饭!”


  李臻品摸着被打得火烫的脸,窝在地上,没有爬起来。


  见李有盛这么大的火气,李植倒是不好拒绝李臻品了,这种情况下再拒绝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。李植暗道这不会是爷孙两演的苦肉计吧,咳嗽了一声,李植无奈说道:“算了算了,二爷爷不要这么生气,便算李臻品一个吧。”


  听到这话,李有盛喜上眉梢,脸上一下子都变形了,笑着说道:“李植...李植...二爷爷我要谢谢你!”


  李有盛拉了一把地上的李臻品,说道:“还不起来谢谢李植,别人要你了!”


  李臻品捂着脸缩在地上,不肯起来。


  李植笑了笑,说道:“二爷爷忙了一天了吧,和臻品一起进来吃顿午饭吧。”


  李有盛听到这话,便伸手去拉李臻品。李臻品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,捂着被打的脸庞,和爷爷李有盛一起走进了堂屋吃饭。


  李植这边招兵买马扩大生产,另一边,肥皂的需求越来越火爆。


  陶器坊陈家的丫鬟环儿买了肥皂试用以后,效果很好,她便给小姐买了两块。小姐用得欢喜,见人就说肥皂的好,很快这肥皂的好处就在陈家传开了。老爷和夫人要用,大少爷和二少爷也要用,夫人甚至说要买四块拿去送人,这些人都巴巴地看着买来肥皂的环儿,纷纷出银子让环儿帮他们买来。


  环儿倒是给自己整出一场奔波。


  那肥皂供不应求,只有起个早才买得到。这天早上,环儿天不亮就起来了,早饭也没吃就往东城横大街赶去。等环儿找到了那肥皂铺子,却看到店面还没开,前面已经排队排了十几个人。


  早上清早来排队的不少都是老顾客了,知道这家店铺的规矩,自发的排起了队。环儿无奈只有排在后面,在冷风里哈着气,耐心等待店铺开门。


  等待的时候,又有十几个人从各处赶来,排在环儿的后面。


  到了正卯时,那店铺的门板才慢悠悠地打开,开始做生意。原先坐店里卖货的两个少年人不见了,换了一个中年人和另一个面生的少年。那中年人见这么多人在排队,大声说道:“各位早啊!”


  “店家早!”


  “快开始卖吧,我都等了一刻钟了,再等下去要被冷风吹病了!”


  “等得我火都起来了,你这店铺开门也太晚了!”


  李植的二叔乐了乐,笑道:“这不是才正卯时么?诸位莫急!”顿了顿,李道又说道:“为了让更多的人买到肥皂,用到肥皂,今天东家定了新规矩,一人一次只能买两块。”


  一听到这话,排队的人就炸锅了。这肥皂是个好东西,又新鲜又便宜,拿来送人做礼物是最好的。这些早早来排队的,无不是准备多买几块的。现在突然听到李道说每人只能买两块,纷纷表示抗议。


  “这是什么规矩,我们来的这么早!”


  “我还准备买十块去送人呢?”


  “哪有人放着生意不做,限制主顾购买数量的?”


  见客人们议论纷纷,李植的二叔笑了笑,大声说道:“各位莫要心急!这是东家立的规矩,各位有不满找我东家去。我们帮闲的,只能照着做就是了。”


  但还有人不甘心,在队伍里叫道:“两位货郎,通融一下!”


  “东家有东家的规矩,咱们有咱们的情况不是?”


  环儿也跟着喊了一嗓子:“这位叔叔,买不到肥皂,我家主人要责骂我了!”


  见顾客们心存幻想,站在一边的李老四扯着嗓子大喊一句:“一人两块,多了没有!不愿意照东家规矩买肥皂的,可以不买!”


  李老四在李植面前笑吟吟的,不代表他在其他人面前都是好相与的。此时见顾客们吵闹,他便直接喝骂镇压了。


  李老四一句话,把客人们喝得一愣一愣的。


  这是什么店家啊?店大欺客啊!


  众人不敢反对,生怕再多说几句这店小二不卖肥皂给自己了,只能闷着头排在队伍里。


  不管顾客们满肚子腹诽,李道慢悠悠开始收钱。排在前面的几个人都是准备买多块的,此时却只能买两块。一个个都是付了四十文,一肚子闷气地拿了两块肥皂就走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007足球网

GMT+8, 2025-8-8 01:15 , Processed in 0.068931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